摘要:目的 探索學齡前兒童利他行為與抑制控制能力間的關系和可能的機制問題。方法 通過獨裁者游戲(DG)、白天黑夜任務、兔狼任務及禮物延遲任務4種實驗范式對131名學齡前兒童[男66名,女65名,平均年齡(5.1±0.9)歲]進行了測試分析。結果 1)具有分享行為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明顯高于無分享行為的兒童(t=-3.392,P〈0.001);2)分享程度不同的兒童在沖突抑制(F=3.579,P=0.031)和反應抑制(F=4.235,P=0.017)能力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延遲滿足是反映入組兒童利他行為的重要指標之一(χ^2=14.745,P=0.001)。結論 學齡前兒童的利他行為具有分化特質,不同利他行為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存在差異。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兒童保健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述評、科研論著、專家筆談、兒?;A研究、經(jīng)驗交流、綜述與講座、論著摘要、適宜技術等。于1993年經(jīng)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