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6 00:56:00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隨著全球經(jīng)濟化進程的加速,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與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對各種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當前我國高校畢業(yè)生的英語能力普遍難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百M時低效”、“啞巴英語”現(xiàn)象已成為我國大學生英語學習中比較突出的問題。盡管大學英語教師經(jīng)過不懈努力使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但他們的整體英語素質(zhì)并沒有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特別是英語的交際能力依然較差,與經(jīng)濟建設的飛速發(fā)展相比,我國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依然嚴重滯后。
一、 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執(zhí)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不堅決,效果不好。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印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這段話為我們明確指出了未來的教學主導思想,即在教學中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然而,實際的執(zhí)行情況卻不盡人意:許多大學面對改革的浪潮無動于衷,陽奉陰違,有的院校仍沿襲以前的教學思路,這也是多年來的積習所致,很多英語教師上課仍采取填鴨式教學,缺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很多學生感覺大學英語考試成績在逐漸下降。一些高校為了應付教學改革也的確購買了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如數(shù)字化語言實驗室等,但這些設備的實際利用率低下,功能開發(fā)不徹底,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2.師資隊伍質(zhì)與量的不足。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職業(yè)水平。我國大學英語教師在從事教師職業(yè)之前大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師職業(yè)培訓,有些教師現(xiàn)代教育理念意識薄弱,教學手段單一,方法陳舊。另外,由于近幾年高校的擴大招生,公共英語教師的授課任務相當繁重,普遍超負荷運轉(zhuǎn),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授課時數(shù)大都在18學時/周,進職稱的壓力又迫使他們在繁重的教學之余寫文章、編教材。超負荷的工作以及高校對外語師資重視程度偏低使他們很難有進修學習的機會。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在全國48所院校900多位英語教師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教師在談到目前大學英語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時,依次列出的問題是:教師嚴重缺編(31.5%),教師水平亟待提高(30.8%),統(tǒng)考壓力過大(26.2%),教材不理想(17.1%),教師投入不足(16.1%)。根據(jù)全國公共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統(tǒng)計,目前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之比已達到1:130。一些大學,包括部分重點大學由于缺乏師資,有的公共英語課只好外聘研究生講授,教師每周都承擔幾十學時的授課任務,工作量很大。此外,大學英語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也參差不齊,不少教師在發(fā)音、語法、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原則 中職英語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在當今社會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掌握好英語已經(jīng)成為當代社會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在廣大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除了抓好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之外,也應更加重視英語教學。根據(jù)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教學的基本原則,同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對促進中職英語教學有非常大的幫助,以下分別加以具體論述:
一、運用交際性原則(Communication Principle),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交流,因此,教師應該把交際性原則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以聽說為優(yōu)先培養(yǎng)方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較差,不敢開口說英語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使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大膽主動地開口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初次見面如何進行交流的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名片(Name Card)的格式,設計一張自己將來的名片,然后自由地交換名片,并運用上面的基本信息(Name、job、position、address、telephone number、e-mail)互相對話進行了解。這樣既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又訓練了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能力,對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的幫助。
二、既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又注意不同階段各有側重。
階段側重原則是英語教學的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恰當運用好會對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進行全面訓練,但要在每節(jié)課以及每個學習階段都做到全面訓練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應該在各個學習階段略有側重。而階段側重的原則應該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具體來說,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應以聽說訓練為主,利用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較強的特點,加強聽說的訓練,并在聽說的基礎上開展讀寫的訓練。而到了中級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讓學生適當進行閱讀訓練,擴大其知識面和詞匯量。最后是高級階段,這個階段學生比較重視閱讀和寫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突出閱讀練習,尤其是多進行泛讀練習(Extensive Reading),并指導他們開展寫作的訓練。經(jīng)過這三個階段的系統(tǒng)學習,相信學生的綜合能力會有較大的提高。
三、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并控制利用母語。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中職學生經(jīng)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已經(jīng)習慣于用母語進行思維和學習英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交際性原則的應用。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習專業(yè)英語的時候,由于理解難度較大,用英語比較難以解釋清楚,教師可以適當利用母語來輔助教學,但使用比例不宜過大,在學生能理解的前提下,還是應盡可能地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發(fā)揮英語的交際功能的作用,又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總之,一味使用母語或全盤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都不太適合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多用英語并適度使用漢語,從而促進中職英語教學。
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當前中職院校的教學中,對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比較重視,專業(yè)課教學任務重,課時也較多,這也就導致了英語等文化基礎課程課時少,教學計劃難以完成,而要想學好英語僅僅靠每周的幾節(jié)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應該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彌補正常教學課時的不足。同時,第二課堂活動也有助于開擴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使學生能在更加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朗讀、用英語進行講故事比賽、學唱英文歌曲、排練英語短劇、觀賞原版經(jīng)典影視作品、開展英語角等等。此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但是主要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并盡量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訓練,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五、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關鍵詞】語言;生活教育;公德;個人發(fā)展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語言技能,從而能夠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然而,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在學校尤其是在技校是非常重要的,技校學生因為其學習經(jīng)歷所限,道德素質(zhì)教育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無論在生活常識教育方面,公德意識以及他們對自身生涯發(fā)展方面的教育都比較欠缺。而英語教學其實對這些方面的教育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因為在一些英語教材(本文以劍橋國際英語教程2為例)里,列舉的很多事例都與德育有關,我們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把一些德育知識對學生進行滲透,在潛移默化的教學中,使他們不但能掌握英語知識,還能加強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
一、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進行生活常識教育
生活常識,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科學知識,涵蓋健康、營養(yǎng)、飲食、居家、生活小竅門等各方面。掌握生活常識能使人可以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能夠積極有效的處理問題,少走彎路。而英語教學的其中一個作用就是在真實的生活里能夠運用語言。在現(xiàn)行的英語教材中,有不少對話,小組活動以及文章的選段都有很多涉及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和生活小百科的內(nèi)容。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充分的、適時的利用這些因素,見縫插針的介紹給學生,激發(fā)他們解決問題的熱情,從而使英語教學能順利進行,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Unit 3的閱讀文章《Break Those Bad Habits》中,就介紹了如何能夠改掉壞習慣的問題,里面講述了如何解決拖延、講別人是非和遲到的壞習慣,通過文章的學習,學生不但掌握了閱讀技巧,還在生活常識里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因此可以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改正之。又如:在Unit 4 《I''ve Never Heard of That》的詞匯學習中,有這樣一個表格,要求學生把食物的名稱和煮食方法相搭配,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但能認識一些食物和煮食方法的單詞,還可以掌握一些生活中的飲食問題。再如:在Unit 5《Going Places》的觀點展示和語法教學中,一些資深旅游人士給出了一些旅游的建議,即在旅游中應該或不應該,必須或不必要帶什么東西。通過學習,學生除了能掌握關于必須和建議的情態(tài)動詞,還能夠了解關于旅游的注意事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不知不覺中就把生活素質(zhì)教育滲透在英語教學中,令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誨,知道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把英語教學和生活素養(yǎng)教育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對學生生活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二、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加強學生社會公德意識
英語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社會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有關社會公德,人文道德的鮮活的,正面的例子和手段,實踐性的把外語知識和公德融為一體,這就是英語社會性教學。社會公德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簡稱“公德”。是指在人類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要求每個社會公民在履行社會義務或涉及社會公眾利益的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在歷史長河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淀下來的道德準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tǒng)。它對維系社會公共生活和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作用。與“私德”相對,這里的“公德”是指與國家、組織、集體、民族、社會等有關的道德;而“私德”則指個人品德、作風、習慣以及個人私生活中的道德。(引自百度百科)學生應用語言,不但要得體,而且應該知道在什么時候說什么內(nèi)容,和別人如何交往,獲得相應的文化知識,注重禮儀,遇到問題時的態(tài)度等,以上都屬于社會公德的內(nèi)容。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與公德有關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教化,令他們明白語言本身只是工具,而最重要的是語言背后那些道德,文化和思想,從而使他們可以掌握語言和把社會公德得到習慣性的習得,在生活里可以得到應用。在Unit 6《Sure. No problem!》的閱讀理解中,文章敘述了對鄰居三種不當行為應該如何應對,這三種行為分別是半夜彈鋼琴,停車占道和亂扔垃圾。除了教會學生如何和他人溝通的藝術,還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公德中不文明的行為,學生了解了這一點,以后在生活里他們就會注意規(guī)避,約束自己的行為,顧及他人的感受,不做這些失當?shù)男袨?。社會公德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文化觀念,學語言實際是學習文化的過程,了解別國的文化可以幫助學生說出得體的語言,也可以從中吸取文化的精華部分,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在劍橋2的第一部分往往是文化點滴(snapshot)的教學,里面列舉了很多不同國家的文化情況,在Unit 1《A Time to Remember》中,可以學習第一次與人見面的的用語,更重要的是學到不同國家的鞠躬方式,在生活中假如碰到不同國家的人,可以以不同方式與他們打招呼,避免了很多誤會與誤解,更加促進語言和文化的交流。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傳承自他的思想傳統(tǒng)。傳統(tǒng)是人們用來界定人類發(fā)展經(jīng)驗歷程的一個定性詞語,它的相對面是現(xiàn)代,即傳統(tǒng)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切根據(jù)和符合于客觀事實的思想傳統(tǒng)是正確的思想傳統(tǒng),它對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則是錯誤的思想傳統(tǒng),它對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起阻礙作用。英語教學中,同樣會出現(xiàn)很多對思想傳統(tǒng)的探討。例如:Unit 6《Sure. No problem!》中就講述了父母與未成年子女之間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的矛盾,以及探討如何化解這種矛盾,建立他們之間的親子關系。其中就有一個問題:兒子是否應該幫父母做家務?這樣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比較符合中國社會的思想傳統(tǒng),因為根據(jù)中國的國情,哪怕我們在學英語,同樣也應該對我們的父母盡孝義(因為西方的父母子女關系比較疏離,甚至是淡漠)。以上的三個方面分別論述了英語教學在建立學生公德意識方面的輔助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上能夠討論這些問題,有助于他們社會公德的養(yǎng)成,乃至有助于他們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
三、英語教學對于學生個人生涯發(fā)展的輔助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有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在對學生的教育中,除了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如何認識自己,解決“我是誰”的問題,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個人觀,促進他們以后的個人生涯發(fā)展。人在認識自己的方面往往是困難的,教師這時候就起到解惑的作用。在Unit 10《I don''t like working on weekends!》中,講述了性格和工作之間的關系,并且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工作,這實際上就是對學生以后的人生規(guī)劃打下了初步的基礎。里面的問卷調(diào)查幫助學生首先了解自己的性格,老師通過詢問學生,要學生上臺演講以及解答疑問的方式,了解了學生的性格類型,從而給學生以后的人生發(fā)展提供指導,使他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能少走彎路,因為他們已經(jīng)大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要去哪里,要做什么。除此以外,他們還掌握了英語簡歷的寫法,以及面試的一些基本技巧和用語,在將來的求職過程中,他們走得必將更加順利。不僅如此,在他們將來的人生規(guī)劃和發(fā)展中也會有借鑒作用。因為他們建立了比較正確的個人觀。
事實上,把英語教學和德育結合在一起給學生講授給學生的幫助遠遠不止以上種種,因為人的道德還有其他各方面,例如保護環(huán)境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本文選取的劍橋英語2只是揭示了人們生活道德的某個層面。要教會學生更多的東西,必須靠我們廣大老師選取合適的教材,因材施教,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高,還有道德層次上升到盡可能高的高度。使我們的學生真真正正德才兼?zhèn)?。與天下老師共勉。
參考文獻:
[1]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5年
[2]王福群,吳漢櫻.《文化與語言》(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4年
[3]黃廣森,徐永健.《外語教學與素質(zhì)培養(yǎng)》,廣州教育學院,廣州師專學報, 1997年
[4](美)理查茲等編著.《劍橋國際英語教程2》第三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年
首先,在學習各種句式結構時,英語中的諺語可按句子類型的不同來借鑒。如:
⒈ 省略句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則不達。)
Once bitten, twice shy.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見,心不煩。)
Easier said than done.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⒉ 簡單句
Bad news has wings.
(壞事傳千里。)
Every Jack has his Jill.
(有情人終成眷屬。)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
(夜郎自大。)
⒊ 祈使句
Call a spade a spade.
(實事求是。)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them.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Never offer to teach a fish to swim.
(班門弄斧。)
Don’t trouble troubles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不要自尋煩惱。)
⒋ 并列句
Art is long, but life is short.
(人生有涯,學無涯。)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禍不單行。)
God never shut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
(天無絕人之路。)
⒌ 復合句
定語從句: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閃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方式狀語從句: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鄉(xiāng)隨俗。)
地點狀語從句:
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無風不起浪。)
時間狀語從句: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熱打鐵。)
條件狀語從句:
If wishes were horses, beggars might ride.
(愿望不等于事實。)
主語從句:
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you.
(搬弄是非者,必小人也。)
上述例句僅是拋磚引玉,不勝枚舉的諺語涉及到了各種語法項目,如非謂語動詞、一詞多義、虛擬語氣等,只要我們平時多注意總結、注意觀察積累,就可以根據(jù)不同需要,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諺語進行語法項目的學習,從而加強記憶和理解。
其次,諺語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人民大眾口語典范的實錄,由于諺語的口語性質(zhì),它的遣詞造句特別地講究音韻美和聲律美,讀起來瑯瑯上口,我們可以應用于語音教學,糾正學生的錯誤發(fā)音。如:
學習元音/ai/,可用: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時間不等人。)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熱打鐵。)
學習元音/e/,可用:
Debt is better than death.
(負債總比死亡強。)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Harm set, harm get.
(自作自受。)
學習元音/ei/,可用:
Haste makes waste.
(揠苗助長。)
Danger is next neighbor to security.
(危險是安全的緊鄰。)
學習輔音/l/,可用:
As the fool thinks, so the bell clinks.
(一廂情愿。)
Don’t cry over the spilt milk.
(覆水難收。)
學習輔音/f/,可用:
Fine feathers do not make fine birds.
(人不可貌相。)
Forget and forgive.
(不念舊惡。)
【關鍵詞】英語教學法 高中英語 因材施教
一、英語教學法簡介
英語作為全世界被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其教學方法的發(fā)展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在這期間形成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教學法。每一種教學法的提出與發(fā)展都有其時代的特點。以下介紹幾種我國應用過的主要的英語教學方法。
1.語法翻譯法。語法翻譯法作為早期的英語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對語法的學習,由于起源于拉丁語教學法,拉丁語作為世界上最難以學習的語言之一,語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語法教學法的特點就是側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母語并且依靠母語講解語言語法知識;反復進行母語和目標語的互譯。
2.聽說法。聽說法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美國軍隊需要在短期內(nèi)培養(yǎng)能夠掌握外語的人才,聽說法應運而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強化和訓練士兵的聽說能力,對于這種“簡單粗暴”的外語學習方法,在各國引用后又加以改善,使其在英語教學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強調(diào)聽說的重要性;強調(diào)語言是其母語者日常所說;強調(diào)語言是一系列行為習慣。聽說法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
3.交際法。交際法主要理論依據(jù)是海姆斯的交際能力理論和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交際法以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認為外語學習以需求為主;社會交際功能為語言的主要功能;而外語學習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習者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如何恰當?shù)氖褂谜Z言進行交流。交際法的特點為:分析學生會對外語的需要;教學過程要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目的;在交際活動的過程中更好的學習語言。
二、英語教學法在我國的應用歷程
在英語教學中的幾種主要的教學法我國都有過應用,尤其語法翻譯法。在我國最初開始重視英語教學的階段,國內(nèi)的英語教師數(shù)量并不多,而且教師的質(zhì)量也并不高,英語教學被認為與母語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語法翻譯法就成為了主要的教學方法。那時的英語應用主要停留在翻譯和閱讀上。
隨著我國和世界的接觸日益頻繁,對英語學習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在20世紀60年代聽說法傳入了我國。由于聽說法更注重實際的交流,英語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而是在交談中。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意句型的教授,并且開始強調(diào)英語式的思維。語法翻譯法到聽說法的過渡對我國英語教學是一次比較大的挑戰(zhàn)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交際法的出現(xiàn)對我國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并且逐漸在國內(nèi)受到歡迎,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開始逐漸的受到重視。這是由于改革開放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機會,英語作為“世界的語言”是人們在很多方面都必不可少的工具。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國內(nèi)的英語教師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已經(jīng)有了飛躍式的提高。學習者的眼界開闊了,對于英語學習的需求也在提高。小學初中也都開設了英語課,這就使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的最佳階段接觸英語學習。在高中階段就可以對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
三、英語教學法的共同應用
1.閱讀教學。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我國的大多數(shù)英語考試中都占據(jù)著極高的分值,所以閱讀教學的策略就變得極為重要。語法翻譯法雖然屬于英語教學法中比較傳統(tǒng)的老式教學法,但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依然不能忽視。英語考試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學生層次的增加,閱讀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很多考生在閱讀文章時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單詞的意思都理解但是整個句子的含義卻無法理解。這就是我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語法知識掌握的不夠靈活,尤其對于高中生或者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這就需要將語法的特點應用到閱讀教學中。將兩種語言的互譯作為重點,最起碼要了解句子的涵義。
2.寫作教學。寫作教學也是國內(nèi)英語考試的重點內(nèi)容,而且寫作教學需要學生將英語詞匯和語法的知識結合起來。在寫作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式的思維及其重要,并且要有足夠的詞匯量以及語法知識。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相結合的辦法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交際法強調(diào)學生的交際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式思維會得到很強的鍛煉。語法交際法又注重語言的互譯性,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不清,中式思維等問題會得到改善。
3.聽說教學。聽力和口語的教學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受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強,在強調(diào)語言應用性的今天,聽說能力已經(jīng)變成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評價指標。聽說法的基礎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是聽說法更注重的是反復的操練從而形成習慣。如果將交際法和聽說法相結合的話,學生的聽說能力的提高就會更加高效,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條件去學習,而不是讓學生反復的模仿,這樣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語感得到加強。
關鍵詞:情感 英語教學
一、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筆者認為我國現(xiàn)行實際的教育體制過于功利,只注重結果,不關心過程。在這種體制下,學習成績班級里、年級段排名次,學生學習競爭壓力很大。教師的競爭壓力更大,班與班的比較,甚至與其它學校比較。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在這種重壓之下,如果班里的成績不理想,教師往往把學生的成績差歸咎于學生學習不努力或自己的教學是否存在問題。教師也會做到總結,也會采取一些措施:放學留下學生背單詞;多發(fā)講義,多做練習。教師自己備課更認真,更細致。學生若是再考不好,教師會怨聲嘆氣:“學生花時間了,我自己也努力了,怎么就考不好呢?”有的教師坐到教室里嚴厲批評學生,甚至發(fā)脾氣。有的老師開始懷疑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重視情感教學
很少有教師想到教學能力以外的東西。這教學能力以外的東西很重要但容易被大家所忽視的就是情感。那么情感是什么?所謂情感就是指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調(diào)整和控制自己的動機、興趣、態(tài)度、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的策略。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有利于發(fā)揮主體潛在的各種功能,這是情感的激智功能。消極的情感使學生學習失去興趣,對學習產(chǎn)生壓力,當然不利于英語學習。情感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焦慮感。教師在課堂上流露出的情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的語言、聲調(diào)、節(jié)奏和表情對教學內(nèi)容的解讀與演繹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課外教師的情感同樣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同學生處理好關系,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讓學生信任你,使學生喜歡英語這門功課,他就會自然地積極完成你布置的作業(yè)、做好預習。
教師在日常教學反思時,除了考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的能力,學生的努力程度,學生的生源好壞。還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利用情感的作用來教學英語。筆者想通過本文跟大家探討一下無處不在的情感因素。
(一) 情感在課前
情感在課前實際上是情感在平時,也就是師生平時相處的情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感情與思維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影響他們的認知活動。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開始接觸到新生時,教師應利用學生翻閱學生檔案、家訪、與學生談心、與其他任課教師交流等多種途徑了解每一個學生??赡苡械慕處熣J為這是班主任的事情。其實不然。不僅如此,課外活動時還可以參加學生的一些活動,比如,下下棋、打打球。了解學生的一些困難,及時幫助他們。例如,筆者班里有一個學生家里貧窮,有時連吃飯的錢都沒有,筆者有時特地跟他一起到食堂吃飯,有時暗地里給他一些錢,常常關心他。這個學生的英語學習很努力,學習成績突出。筆者還給班里買英語閱讀書籍,借給他們。學生們都認為筆者是他們的好老師,非常信任,把筆者當作他們的“哥們兒”。因此,他們在課堂上很配合,英語成績一直是同一年級里最好的。
(二)情感在課堂
1. 教師的打扮、舉止、教態(tài)是情感。教師上課時一走進課堂,學生就注意到教師的打扮、舉止、表情。男教師應衣著整潔,面帶笑容;女教師可以化淡妝,衣著漂亮,但不艷麗。男女教師都應該給學生一種充滿活力、語言風趣,顯示自信,動作自然有力,但不夸張。講課時可以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
2. 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和諧的氣氛是一種相互鼓勵、相互支持、互親互愛、平等合作的人際關系,這種關系是師生共同建立的,起到優(yōu)化教學的作用。而教師的作用是決定性的,教師的微笑,得體的語言和語音、語調(diào)是營造和諧氣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平等對待所有學生,應更多關心調(diào)皮生和后進生。第一節(jié)課要告訴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老師和學生是朋友,這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內(nèi)向或膽小學生的緊張感。若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盡量放慢語速,或走近學生問一聲:Could you follow me?
3. 教學過程更應有情感。學好英語是每一個學生的期望,這是源自需要的學習愿望或動機,教育一旦觸及個人的情感,是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學過程的情感是關鍵。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運用情感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他們思想的火花、優(yōu)化課堂教學呢?我們著重講一講教學過程的情感。(1)課前引入很重要。我們英語的課堂教學都有引入,引入很重要,因為這關系到學生是否對你的教學內(nèi)容感興趣。引入方法有多種,筆者這里講兩種常見的引入法:1)直觀引入法。充分發(fā)揮音樂、電影、電視、圖片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作用,點擊學生學習的興奮點。譬如:在人教新課標Module 2 Unit 5 Music教學中,課前放一曲美國鄉(xiāng)村音樂歌手的“Country Road”,美妙的音樂仿佛一下子把人帶入了空氣清新、景色怡人的自由的鄉(xiāng)村天國,很快吸引了全體學生,并引起了他們的共鳴,給予學生學習了解Country Music的極大興趣。2)聽說引入法。我們的英語教材中許多閱讀材料跟我們的身邊事物息息相關。學到環(huán)境保護的閱讀材料時,可以拿當?shù)氐囊恍┕S、企業(yè)為例,考慮它們有沒有污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學到名勝古跡時,可以當?shù)氐穆糜物L景為契機引入到課文。學到人教新課標Module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時,以北京奧運會為導入,學生會興趣濃厚而且有話可說。(2)課堂中保持學習熱情是關鍵。課堂引入以后,接下來到了一節(jié)課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材、注意相互間的聯(lián)系、注意教學的啟發(fā)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可促進學生遷移,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此時,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1)比賽法。每個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課堂上多多采用比賽的方法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可分小組比賽,大組比賽,分男女同學兩組比賽。2)搶答法。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不用舉手,直接站起來回答,比比誰對課文理解透。還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true or false題,比比誰的反應快。使用這種方法的同時還可以使用比賽法。3)表演法。我們教材中的對話課,閱讀課有許多是可讓學生進行表演的,而學生有很強烈的表演欲望,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準備、多安排表演。比如,在學習人教新課標Module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一文時,要求學生分小組分人物角色進行表演,并給他們充分的時間準備。各小組成員獻計獻策,全力以赴。由于大家的團結協(xié)作,任務圓滿完成。獲勝的小組成員個個為這個集體而自豪,人人都有成就感。未獲勝的小組也因得到老師“重在參與”的鼓勵而感到高興。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多積累經(jīng)驗,采取適合學生的、能給學生帶來激情的方法。
(三) 情感在課后
1. 作業(yè)批改包含情感。在批改作業(yè)時,教師在那些優(yōu)秀生的作業(yè)本上寫上:“Excellent!”或“Great!”在那引起有進步的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寫上:“Congratulations!” “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在那些作業(yè)情況不夠好的學生作業(yè)本上寫上:“Dont worry! Ill help you!”“Work hard, and youll be successful!”等激勵的話。看到這些,學生往往會在心理上獲得滿足,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2. 考試后的情感。每次測試后,筆者都找學生個別談心。對于優(yōu)秀生,筆者先大加贊賞,然后指出其不足,最后給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學困生,筆者先盡量找出其優(yōu)點,后說上一些安慰的話以消除基焦慮感,如果他們有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進步,筆者也會表揚他們。至于那些中等生(往往是最被人忽視的對象),筆者首先列出他們的優(yōu)點,與他們一起找出他們的潛能,同時也指出不足,最后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感與英語教學密不可分。學生最愛聽包含情感的教學語言。教師以積極和愉快的情緒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好;而以消極、低沉的情緒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差。教師良好的情感狀態(tài)來自于教師的素養(yǎng)。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情緒,養(yǎng)成良好的教態(tài)。有些教師面對教學中的挫敗或不如意時總是很苦惱,甚至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快帶到課堂上,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到學生頭上,這一定要盡量避免。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綜合素質(zhì)、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將學生視為有情感、有思想、有個性的主體,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重新審視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與地位是我們每一個中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戴曼純. 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 外語教學與研究.
[關鍵詞] 大學旅游英語;教學實踐;ESP理論
【中圖分類號】 H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8-181-1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yè)迅猛發(fā)展,旅游行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從業(yè)人員不斷增加,經(jīng)營體制不斷創(chuàng)新,經(jīng)營環(huán)境不斷改善。旅游業(yè)已經(jīng)成為我國拉動經(jīng)濟增長、擴大就業(yè)渠道的重要服務行業(yè)之一。這對我國旅游業(yè)從業(yè)人員,尤其是導游和其他涉外旅游人才的外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因故屬于專門用途英語(ESP)。根據(jù)國外注明語言學家湯姆哈欽森金額艾倫沃斯特的研究,英語可以分為EGP(一般用途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ESP(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一些行業(yè)英語如外貿(mào)英語、財經(jīng)英語、工程英語、旅游英語等都被列入ESP行列。旅游英語教學專業(yè)性強,實踐性強,綜合性強。鑒于此類特點,如采用一般用途英語的課程開發(fā)和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目前,ESP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有一整套教學方案、課程實施的指導原則、方法。旅游英語課程教學可以以ESP理論為指導,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實用性,使學生具有積極性,從而切實提高旅游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事涉外旅游人才的培養(yǎng)真正適應市場需求。
一、旅游英語課程建設
旅游英語課程建設的前提是對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和學生學習目標進行需求分析。根據(jù)ESP需求理論,英語專業(yè)的課程建設必須要從目標需求分析和學習需求分析兩個方面入手,來確定教學目標、教材使用、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評估。對大多數(shù)高校來說,職業(yè)英語是專業(yè)預計發(fā)展的方向,而將來能夠從業(yè)與旅游行業(yè)第一線(如各旅游管理機構或各級旅行社)是學生預期的從業(yè)目標。因此,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就要始終堅持面向旅游第一線,將旅游產(chǎn)業(yè)結構和旅游人才的需求的變化趨勢作為確定課程框架的依據(jù),在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格和模式上真正切合旅游業(yè)的需要,切合區(qū)域旅游市場的需要。在挑選教材時,注意全面分析現(xiàn)有教材所傳遞的信息,了解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專業(yè)水平,找準專業(yè)知識與語言水平的切合點;所選用的教材還具有先進性、時代性和超前性,符合行業(yè)特點,對提高涉外旅游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使其結束學業(yè)后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旅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必備設施受限,勢必更新設備以求完善
旅游英語教學的多樣化離不開先進的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然而,目前在很多學校由于教學設備不足而不能滿足旅游教學的要求。雖然在一些學校配有語音室,但數(shù)量遠遠不足,對于專業(yè)英語教學需求但很受限制,客觀上影響了學校的效果與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提高旅游英語的教學水平,還必須加大投資,完善、更新教室設備。
(二)教學模式突現(xiàn)弊端,重理論、輕實踐勢在必改
重理論、輕實踐一直是旅游英語教學的最大弊端。所謂“重理論”是指強調(diào)掌握課本內(nèi)容,而對學生實際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沒有檢查的手段,這一點可以從考試模式中看出。很多旅游專業(yè)的課程的考核方式多數(shù)采用期中期末筆試答卷答案定乾坤的方法。這樣做很容易引導學生死讀書、讀死書、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更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應該采取多元化的評估方式,在內(nèi)容方式上包括:期中期末考試、單元測驗、課堂測驗、課堂討論、角色扮演、英語演講、實習報告、專業(yè)技能證書、論文答辯等綜合成績。
三、旅游英語教學方法的選擇
旅游英語教學的過程不僅是掌握和應用語言的過程,也是讓學生接觸感受旅游社會文化的過程。因此,旅游文化的滲透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把文化教學寓于旅游英語教學中,才能稱得上是文化教學;只有文化教學指導旅游英語教學,學生才能更好地接觸、認識和感受旅游文化。作為一個合格的涉外導游,一定是一個口語流利,語言形式規(guī)范準確,語言知識豐富的人。除此之外,更要了解跨文化交際實際上救贖不同特性文化之間相互融合和相互碰撞。
(一)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啟動互動式課堂
互動式課堂有多種途徑,首先可以采取“Ask__Answer”的方式,即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結合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提多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回答。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課堂三分鐘”的教學方法,每堂課學生輪流來做一個English Speaking,內(nèi)容可以是介紹景區(qū)的導游詞、一次難忘的旅游經(jīng)歷等等。演講以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報名為主,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英語聽說水平,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偠灾?,互動式課堂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情景式課堂
情景式課堂是把學生引入一個特定的情景里面,讓學生通過聽、說、看和表演,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并能讓學生在真實情景或模擬情景中鍛煉、強化、提高運用各種語言知識和獲得語感的能力。情景模式在旅游英語中非常有效,因為旅游英語口語訓練大多都是在特定的場合下發(fā)生的,如住賓館、飯店進餐、景點講解等。情景式課堂,老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通過閱讀、聽磁帶、看錄像等方式,給學生講解相關的專業(yè)術語,口語表達等知識,然后給出特定的場景,使學生方仿佛置身其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來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施教,創(chuàng)建聲像課堂
多媒體集電腦、VCD等聲像器材于一體,能生動地創(chuàng)造出所需的教學環(huán)境。再現(xiàn)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學生可以邊看邊聽,視聽相結合,成為感知的主體,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幫助他們在語言和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聯(lián)系,從而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警醒英語交際活動。
(四)加強專業(yè)教學實習,走向?qū)嵺`課堂
旅游英語教學實習是學生提高其能力必不可少。在旅游英語課程結束后,學生可以安排到相關的酒店、景點、旅行社等地方進行實習。他們在前臺、餐飲、客房、旅行社、景點等部門的實習,大大提高了專業(yè)英語的水平,熟悉了各方面程序,同時鍛煉了膽量,也增加了自信。